Copyright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3017440号-2
近年来,新津区关工委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两园一区”建设,聚集各方资源,聚合社会力量,聚力助学助困助残,特别是紧紧依托教育、人社、文联等相关部门,发挥区文艺志愿者协会绳编、纸艺、面艺等特色非遗文化优势,在区特教中心全面启动“非遗进校园 特教助成长”专项活动。以此为基础,结合2025年度重点工作安排,自2025年至2027年全面实施“非遗进特教”三年行动计划,聚力塑造残障孩子的精神品质,聚力培养残障孩子及残疾家庭一技之能。
为全力推进“非遗进特教”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确保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地落实,4月9日,区关工委组织开展“非遗进特教”专题调研活动。调研人员一行实地参观了特教中心特教实践基地、校企业共建“家长工作坊”。大家走进非遗教学课堂,现场观摩由非遗传承人为残障孩子及陪护家长们精心设计、课程安排的绳编、面塑等非遗文化特教服务。在学校文化墙,大家亲身感受由学校35个残障孩子通过近半年的非遗特教而亲手制作的200多件绳编、纸艺等非遗作品。
实地参观后,调研人员一行就“非遗进特教”工作成效、经费落实、措施保障、机制建设、发展预期等开展座谈交流。
听完大家的调研发言后,区关工委执行主任丁钰指出,作为以关心、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的的群众性工作组织,区关工委将切实发挥好区委、区政府教育青少年的桥梁纽带、参谋助手作用,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搞好工作联席。重点是厘清职责边界、落实工作部署、实现工作联动;二是搞好专题调研。重点是紧紧围绕解决青少年的急难愁盼问题、青少年的心理关爱重点、青少年合法权益保护,搞好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成果;三是搞好重点突破。重点是聚力“爱心学校”全覆盖建设、“非遗进特教”三年行动计划等,精准关爱,久久为功,彰显工作动能,实现活动赋能。
丁钰表示,区关工委将始终坚持青少年特殊教育工作纳入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大局,统筹安排,重点部署,整体推进。希望相关部门始终强化特殊教育学校的普惠发展,高度关注并切实重视特殊教育工作,为特教教育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舆论氛围,为确保每一个残疾孩子沐光而行、悦享成长而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针对“非遗进特教”工作落实及全面推进,丁钰要求:
一是要固化工作成果。要不断巩固“党建引领聚合力 校企协同共育人”专项工作成效,积极开展校企共建、结对关爱、特教帮扶,着力推动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共育,推进“非遗进特教”三年行动计划落地落实,不断养成残障孩子和陪读家长自尊、自立、自强精神品质,努力提升自我尊严,助力体现社会价值。
二是要深化教学管理。要根据残障孩子实际,根据残疾家庭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推进特教服务专业管理,不断深化“非遗进特教”课程安排、师资调配、教材编撰,鼓励和带动更多残疾孩子、更多残疾人家庭不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努力投身社会实践,有效融入社会生活。
三是要加强产教融合。新津“非遗”文化产业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在“非遗进特教,特教助成长”的进程,要将残障孩子在教学中能独立完成的作品作件,由“非遗”传承授教老师回购,形成“非遗”产品走向市场销售,增加残障孩子家庭的收入,并为将来残障孩子就业谋生奠定好基础。
四是要强化精准关爱。要尊重残疾学生、残疾家庭的个体差异,坚持为每一个残障孩子搭建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不断激发每个残疾学生的无限可能,按需施教、因材施教,最大限度提高残疾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能力,最大程度提升学生展现自我价值的技能,努力夯实学校融合教育亮点特色,给残疾孩子以信心,给残疾家庭以希望。(米骞/报道)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