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银发绽芳华 余热映初心——学习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回信有感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3-23 14:28:15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的回信如秋日暖阳,照进千万老年群体的心田。这封回信不仅是对银发志愿者的深情勉励,更是对新时代老龄事业发展的战略指引,为全社会传递出尊老敬老、老有所为的强大正能量。

  一、老骥伏枥,银发力量书写时代答卷

  从“银龄行动”2003年起步至今,700余万人次老年志愿者将知识与经验化作春雨,滋润着欠发达地区的土地。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团”只是成千上万老年志愿者们“战斗”的缩影:原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工会副主席黄宝妹——“用亲身经历讲述城市发生的可喜变化”;原南京政治学院教授姜德福——“用平实的话讲好新时代的故事”;上海体育学院附属中学退休教师李俊英——“多下‘诗外’功夫,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上海杨浦区长海路街道党工委原书记倪来娣——“为共建和谐美丽城市贡献力量”;空军某部退休干部郝建华——“以钉钉子精神做好宣讲,讲好身边的故事”等等……这些银发身影生动诠释了“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深刻内涵。他们以专业之长服务社会,以奉献之心传递温暖,将退休后的时光谱写成一曲曲动人的奋斗之歌。

  二、政策护航,为老有所为搭建广阔舞台

  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这一论断为老龄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从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到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从延迟退休政策探索到“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一系列举措让老年人既能“老有所养”,更能“老有所为”。全国老龄委将“银龄行动”参与主体扩展至全体老年人,新增社区治理等服务形式,让更多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特长选择服务方式。正如中国老科协副会长王延祜所言,这些政策为老年人提供了“发光发热”的制度化渠道,让银发智慧真正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力量。

  三、社会共融,绘就老年友好型社会新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是老龄工作的重要方向。从社区“老年大学”办到家门口,到适老化改造让居家养老更安心;从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到“敬老月”活动凝聚社会关爱,全社会正携手构建尊老敬老的浓厚氛围。翠苑一区社区党委书记项菲菲的话道出了基层治理的温度:“老年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这种需求与服务的精准对接,正是老年友好型社会的生动注脚。当年轻人以银发志愿者为榜样,当社会资源向老年群体倾斜,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代际和谐的美好画面,更是文明进步的坚实步伐。

  四、吾辈当自强,以奋斗续写人生华章

  我作为新时代的“老青年”,总书记的回信让我深刻认识到,年龄从不是奋斗的终点。我退休近10年,也采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方法继续发挥“余热”,与老杨树宣讲团比,我还做得不够,我经常勉励自己“同志,还需继续努力!”那些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技攻关一线发光发热的老年志愿者,用行动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精神的力量超越年龄。我们既要学习他们“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进取精神,也要传承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营造“老有善养、老有善为”的良好风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以总书记回信精神为指引,携手共筑老年友好型社会,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时代舞台上绽放光彩。正如总书记所期许的,“把老年人生活保障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这既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承诺。当银发力量与青春活力交相辉映,我们必将书写出中国式现代化更加绚丽的篇章。(蒲成俊)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LOGO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