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蒲宇伦:欢庆伟大的中国年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2-01 12:10:51    浏览量:

       故乡往日的许多事都被时光慢慢地冲淡了,在记忆里留下的影子 也渐渐地模糊起来,也许是自己真的老了,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鬓衰劳倦,力不从心。儿时的家乡虽然不胜繁华,物质也不算丰富,人 们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但是民风清纯,每年的新春佳节,传统的文 化氛围还十分浓厚。记忆犹新的有这样几件事: 送灶与除夕。腊月 23 称小年,祭灶是每家每户共有的仪式,柴 灶或煤灶的墙壁上帖着一张写着灶王府君的黄姜纸,那便是灶神菩萨 的神位。灶神是管民间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管老百姓吃的一切。送灶, 就是摆上糖糕果点,敬上香茶,焚香秉烛,送灶上天。一是说灶神一 年四季都在操劳民间的事,辛苦了,让他回天上去休息休息,因为神 是上界玉皇大帝封的,回天庭也算是回神的家。二是祈愿灶神如实向 上苍、向玉帝报告民间的疾苦,希望上天能过问人间贫富不均,苦乐 不匀,分配不公之事;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家有余有剩, 人人能够吃饱穿暖。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去一切不干净之垃圾赃物,各家各户都要进行大扫除, 屋内屋外、天上地下、屋前屋后、阴沟阳沟都要打扫个干干净净,使之有 一个舒适的环境,迎接新年的到来。晚上仍然要焚香秉烛把灶王从天 上接回来。灶,不可无主,其实真正的灶神应该是一家的主妇,内当家,过去女子嫁出去有个说法“进了你家的门,就是你家的神”,接替婆婆的位置要当管理家务的神。 吃年饭贴春联守田坎。腊月末称为岁末,在外谋生、打工、经商、 求学的人都要赶回家中吃团圆饭,又叫年夜饭,兄弟分住的还要一家一 户轮流吃年饭,父母健在的能盼到子孙后代聚在一起高高兴兴吃上年夜饭,辛苦劳累也心甘情愿。年饭拿上餐桌的东西要丰盛,餐前要摆上 完整的熟猪头和全雄鸡,摆上敬酒,点上香烛,祭天祭地祭先祖;桌上 一定要有鱼,鱼与余是同音,象征着丰衣足食年年有余。吃过年饭后, 每家每户都要在大门两边贴上大红春联,内容多以吉祥如意,迎新送旧,祝福来年财源滚滚,生意兴隆,人丁兴旺,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祈求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春联内容较普遍的是以来年生肖为主题的,如甲子,子属鼠,“春风拂杨柳,灵鼠跳松青”;丙寅年,寅属虎,“龙引千江水,虎跃万重山”;丙申年,申属猴,“辞旧岁三羊开泰,迎新春六猴送安”龙去蛇来“神龙辞旧岁,灵蛇迎新春”;我们这一方还有一个习俗,凡是家里戴孝的人家,三年内大门都不得贴红色的春联,要贴白色的或黄色的悼念思念去世亲人的楹联,体现了民间百事孝为先的传统习俗。守田坎是农村大年三十夜的习俗,过去年代,乡下文化枯燥,没有电视机,也没有收音机,一家人围坐在火堆旁,讲说那些古老的传统故事,讲说一年的经营收获的体会。火炉其实就是将一些老树根头烂柴棒之类 堆在屋阁里烧着取暖,一直要守到过午夜,然后放鞭炮把旧年送走,迎来新年。子时到来就开始烧子时香,到野外上庙宇给菩萨烧香敬酒,许愿,祈求神灵保佑举家平平安安;有的就在家中祭奠家神,祭奠祖宗,家神通用的是堂屋正面墙上张贴大红鲜纸楷书的“天地君亲师位”六个大字,体现了中国人敬天敬地敬畏大自然的天人合一理念,不信上帝,不信神仙,敬明君,敬祖先,敬师长。“也有供某氏堂上高曾远祖之位”,两旁贴“财神,茶神”……正月初一,新年伊始,老人要反复告诫小孩子们不要说不吉利的话, 忌讳讲“死鬼,短命,挨刀”之类的话语。一切都要有个起点新气象,有个良好的开端“桃符万象更新”。初一到十五都叫过新年,男女老幼开开心心地休闲娱乐,走亲拜年访友。常常看到的是装扮成土地老者的“春官”,扛着扫帚,挨家挨户扫财门,说些大吉大利的四言八句,旨在向主人讨喜钱。正月初七开始上灯,一般在人口集中的集镇或大型 的寺庙点九皇灯,老远就能看见。正月十三开始出灯,耍龙灯、花灯、 牛灯。龙灯除了龙头、龙尾,中间是七节用竹篾编成的龙身,还有一 人在前面耍元宝。龙的每节都糊上绵纸糊,画有龙眼龙麟。耍宝者是指挥,九个耍龙灯者配合很默契,大多是年富力强的汉子。为了防被炮火花炮铁花烧着,都穿着破旧的衣裤,有的甚至不穿上衣,光着背膀。 龙灯要由组织者给每个店主送上大红灯贴,主人要准备花炮、火炮,准备喜钱,有的商铺主人,还要准备喜糖喜酒,招待耍灯人。最有意思的是 打铁花,放大竹筒自制的篱花。花灯、牛灯一般是白天一家一户拜年, 唱自己编的花灯词,见啥唱啥,很有特色! 中国年充满着浓浓的文化氛围,体现了华夏民族重家庭重亲情, 讲孝顺,敬天地,敬自然的传统风尚。而今社会进步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大大的改善了,人们过年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改变,看电视赏春晚、 上网、外出旅游,集镇和农村,难以看到龙灯花灯的影子了。 

       今年的春节将有一番新气象,因为中国年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全球华人最隆重的盛典,春节的习俗虽然各地有所差异,但都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家的重视对亲情的重视,对“有钱无钱回家过年”千里迢迢,跋山涉水,顶风冒雪,历经艰辛,非得在除夕之赶回自己的窝,同家人团团圆圆,共吃年夜饭。这种回家过年的愿望所喷发出的力量是什么艰险也阻挡不了的。伟大的中国年,壮丽的中国年,是一种根深叶茂的传统文化,是黄皮肤黑眼睛的龙的传人的共同认同的文化,一种热爱和平,热爱生活,敬畏自然,追求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文化。伟大的春节,我们的盛典,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自信。祈祝我们每个家庭,每个家族,每位同胞,欢欢喜喜,快快乐乐,欢度我们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伟大的中国年。

(四川兴文老科协蒲宇伦)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LOGO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