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四川内江:银企携手四十载 共铸粮企新辉煌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7-03 16:57:15    浏览量:

       内江市飞龙米业有限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来,已发展为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的现代化粮食加工企业,先后斩获“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四川省“诚信企业”、四川省“诚信产品”、“四川好粮油”产品、四川省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四川省著名商标”等89项荣誉,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省级粮食应急保障中心。

  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凝结着企业与内江农商银行42年连续相伴相生的深厚情缘,更书写着一段“诚信为基、银企共赢”的时代故事。

  借鸡生蛋:从300元贷款发展到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的蜕变之路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飞龙米业创始人尤成林踏入凌家粮站后,便与粮食事业结下不解之缘。1983年改革浪潮中,尤成林下海打拼,以300元贷款开启创业征程——这笔来自原沱江信用社的贷款资金,化作8亩林地的承包费与种苗、薄膜投入,次年便以1万元收入成为当地首个“万元户”。尝到信贷助力的甜头后,他年年“借鸡生蛋”,于1986年创办“内江县沱江粮油代购代销经营部”,在粮食部门与农户间搭建购销桥梁,既解农民售粮难题,又拓企业发展之路。

    1999年,尤成林参与承包内江国库飞龙米业米厂,随着粮食部门改革春风,2002年尤成林开始了米厂生产自主经营,2004年获原沱江信用社140万元贷款,完成首次设备升级,实现产能和产品品质的飞跃。2019年,东兴区优质稻丰收却遇上了“卖粮难”,内江农商银行得知后仅用5天便投放200万元信贷资金,助企业新增500吨收购订单,这场“及时雨”既解了农户燃眉之急,更推动企业迈向产业化发展快车道。

尤成林(左)介绍内江农商银行贷款促进企业发展的情况

  从300元到1500万元贷款额度的攀升见证着企业“鸟枪换炮”的蜕变,更印证着农商银行“贷”动实体经济的坚定步伐。

 “从最初的信用社到联社再到今天的内江农商银行,为企业办实事、为群众办好事,服务周到细致、作风雷厉风行、廉洁守法,是我们飞龙米业运营资金的坚强后盾,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农商银行的支持和帮助。”飞龙米业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尤成林感触地说道。

  诚信如金:凌晨步行16公里的付息坚守


尤成林在办公室工作

  在尤成林办公室,“诚信如金”的牌匾格外醒目。尤成林用42年零逾期的还贷记录,将这四个字刻进企业基因。1992年11月31日,为按时结清50万元贷款利息,他凌晨4点从沱江乡茅棚寺村出发,步行16公里于黎明前抵达永安信用社。当信用社主任王相荣开门见到冻得发抖的尤成林时,这份“不能逾期”的执念让在场者动容。正是这般对诚信的极致坚守,让企业从信用社时代到农商银行时期,始终成为金融机构信赖的合作伙伴。

  银企同心:数字化转型赋能乡村振兴

  如今的飞龙米业已入驻内江东兴(田家)食品加工集中区,在农商银行支持下,正推进总投资4300万元的智能化生产线建设,日产280吨数字化大米加工线将于2025年7月投产。配套规划的碎米深加工配制酒、天冬甜米酒、颗粒饲料生产线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突破1.5亿元,带动20万亩优质稻农业“订单”,助力10万户农户增收,创造200余个就业岗位,年税收超200万元。从“一粒米”到“全产业链”,企业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农商银行的“金融活水”灌溉。


尤成林在建设中的新厂房展望发展前景

 “企业如树苗,金融似阳光。”尤成林的感慨道破银企共生的真谛。42载风雨同舟,飞龙米业从幼苗长成大树,内江农商银行则以“贷”为翼,让诚信企业如鱼得水。展望2027年冲击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目标,这幅银企携手的画卷,正以乡村振兴为底色,续写更多“诚信共赢”的时代新篇。(周昭荣/文图)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LOGO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